2014-07-16 15:46:14
编辑:人民医院 |
浏览量:3738
胃肠道息肉警惕癌变
胃肠道息肉即胃肠道粘膜隆起性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肿块。结直肠多发,可为有蒂、无蒂、广基、扁平状等形态。胃肠息肉早期多无明显症状,常需内镜检查发现。结直肠息肉可表现为便血,若出血量大或出血日久,可引起消瘦、贫血、息肉较大时,也可出现里急后重、便秘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。炎性息肉较少癌变,腺瘤性息肉与癌有密切关系,30%-45%的腺瘤性息肉可以癌变,尤其是绒毛状腺瘤恶变率极高。息肉越大、数目越多、或病理类型中腺瘤绒毛成分越多,癌变率越高;带蒂的腺瘤样息肉癌变率较低、而广基者癌变率较高;直肠息肉癌变率较高。一些息肉一旦发生了癌变,就会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,所以不能轻视胃肠息肉,特别是结肠息肉更应引起人们的重视。

胃镜
息肉具有家族性
息肉患者,尤其是多发息肉患者,其家族成员也常患有息肉,因为息肉这种病具有家族性,又叫家族性息肉病,如家族性腺瘤病、黑斑息肉综合症等。如若发现家人有息肉病,其他成员应及早到医院检查,早诊断,早治疗,可以有效防止癌变。
胃肠镜息肉的诊断主要是通过胃镜、肠镜进行检查。在镜下发现息肉,首先要取病理活检,明确病理类型。待病理回报后在镜下直接进行息肉切除。有经验的医生可以不等取病理也能初步判定息肉的良恶性,在检查内镜的同时进行息肉切除。内镜下息肉切除,是防止其癌变十分有效的措施。

肠镜
胃肠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有哪些?
我科已开展的镜下治疗息肉的方法有:高频电凝电切除、热活检、热探头、氩气刀、注射摘除、尼龙绳圈套等。
为什么息肉切除后必须复查?
因为腺瘤性息肉切除后再生,复发的机率较高,多发性息肉容易遗漏。息肉切除术后随访复查,单个腺瘤性息肉切除,术后第一年随访复查一次,如检查阴性者则每3年随访复查一次。多个腺瘤切除腺瘤大于2cm伴有不典型增生,则3-6个月随访复查一次,阴性则为1年随访复查一次,连续两次阴性者则改为3年随访复查一次,随访复查时间不少于15年。其实息肉这种病是“天生”的,自身无法预防,但是由息肉所导致的并发症是可以预防的,比如为了预防息肉瘤变和息肉出血,就应该定期检查胃肠镜,发现息肉及时在镜下切除。
责编:人民医院